/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欧洲华人 英国华人 英国华人圈出了一则“丑闻”,这事让人很难评... ...

英国华人圈出了一则“丑闻”,这事让人很难评...

2024-12-22 21:10:14 评论(1)
.01
虽然我人在国内,但还是时刻关注着英国的消息。

最近,华人圈里有个“丑闻”流传得很广。

大家都说,像吞了苍蝇一样,既感觉恶心,又有种吃了哑巴亏的无奈。

事情是这样的。

离我家很近的林肯郡警察局近日公告:

61岁的苏珊·陈 (Susan Chen) 和35岁的琳达·卢 (Linda Lu),因持续骚扰恐吓邻居而被判处5年半监禁。


34df576e4cdd9055e358bb06fd5c9178.png c249767f26bb9f31403f7b9681268dfa.jpeg
图源:林肯郡警局官网

据悉两人是母女关系。

警方公告里并未提及两人国籍,但BBC新闻在报道时,标题里直接点出她们是Chinese中国人(并不清楚是中国籍还是华裔)。


8c7da9da1e113c528fd715bc47ba5eff.png

图源:BBC官网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一起“邻里纠纷”最终变成“刑事重罪”呢?

故事的起因看起来很普通:

两家人因为一堵篱笆墙产生争执。

邻居史密斯先生修剪自家篱笆时,陈女士突然上门,声称篱笆属于她,不允许修剪。

这个小摩擦本来可能通过沟通解决,但没想到,事情却朝着不可收拾的方向发展。

接下来的几个月,这对母女的行为越来越离谱:

  • 语言攻击:她们持续用污言秽语辱骂史密斯一家;
  • 制造噪音:大声播放音乐、制造撞击声,甚至是通宵不间断地干扰邻居;
  • 恶意骚扰:她们用手电筒长时间照射邻居房屋,并且用手机摄像头追踪邻居的一举一动。

8054299c0a6bee511d8942444427fd1c.png

c338bff61c81152232bd5c546afd6cff.png

图源:每日电讯报
监控显示母女俩跟踪和用手电强光骚扰邻居

关键是,这些行为并非偶发,而是持续了整整一年半!

期间,警方、社区人员多次介入,试图通过警告和限制令阻止她们,但都被两人无视了。

事情最终闹上了法庭。

根据警方和受害者提供的证据,法官在判决时表示,这是他遇到的同类案件中“最严重的一起”。

860b4bb0a65b907eb1438329aaff03a0.png

图源BBC官网,案件发生的街道

值得注意的是:

女儿琳达·卢本身是英国注册律师,案发前无犯罪记录;

母亲苏珊·陈则有过前科,曾因袭击老年夫妇被定罪。

这对母女最终因触犯了“跟踪罪”,被判处5年半监禁。


02

这起案件自从12月初被公告以来,已经在英国媒体中被反复报道,甚至成为政府宣传“社区治安整顿成果”的典型案例。

这让人不禁想问:
为什么一桩邻里纠纷会引发如此大的关注?

背景时机的巧合

案件发生时,英国新任首相斯塔默政府正推出一项治安新政,重点是增加社区警察数量,加强社区治理。

这起案件正好契合新政的宣传需要,被用作成功案例。

警方在公告中特别提到,这起案件“凸显了社区警务的重要性”,而媒体也积极报道了母女二人的“恶劣行为”。

媒体对身份的强调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警方公告中并未提到母女的国籍,但一些媒体却在报道中明确指出她们“来自中国”。

这样的措辞让案件的讨论从单纯的法律层面,延伸到了更广泛的社会层面。

我身边的华人圈不少人转发评论这个案件。

大家一方面很愤慨,这类事件又不具备任何种族特殊性,为啥偏偏揪住华裔当典型?

另一方面,这对母女恶劣且持续的行为的确触犯了英国法律,对她们的量刑很公正合理,让人无从辩解,只能为此感到羞愧。

最无语的是,案件中的女儿还是律师,属于知法犯法,更加没有任何理由开脱。

e8b78edb9295847e5b9d73245d3cf94e.png

我作为生活在英国17年的中国人,类似的事见过不止一次,确实有种哑巴吃黄连的感觉。

这种事情难评就难评在:

明面上你无法指责对方有种族倾向,但隐形的指向性又是“懂的都懂”。

虽然从法律角度来说,母女俩受到惩罚属于罪有应得,但从社会角度来看,这起案件又折射出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

行为对邻里关系的影响

邻里关系是社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互相尊重和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母女二人的行为显然超出了普通纠纷的范畴,不仅破坏了社区和谐,也给自己的人生带来了巨大代价。

文化差异的隐形影响

在异国他乡生活,文化差异可能让一些小摩擦变得更难处理。

或许她们没有意识到,在英国社会中,扰民和骚扰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很容易触犯法律。

而在处理冲突时,沟通和法律意识的缺乏,可能让矛盾升级为不可挽回的局面。

媒体报道的倾向性

这起案件被作为“治理成果”宣传,虽然符合当时的政治需求,但也让人感到不适。

媒体对案件的广泛报道,以及对母女身份的特别强调,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联想,甚至对特定群体造成负面影响。


03

这起案件提醒我们,生活在异国他乡,守法和尊重规则是最基本的要求。

无论是小到邻里纠纷,还是大到社会议题,

对于华人群体来说,这样的个案虽然只是极少数,但仍然提醒我们:

在生活中多一些宽容和沟通;

在处理问题时多学习当地的法律和文化规则;

在面对媒体报道时,理性看待,避免因个别事件对自己或群体产生不必要的自我怀疑。

作为生活在英国的中**亲,尤其是两个孩子都在英国上学,我有一些更个人化的感想。

我深知培养孩子健康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不仅是为了他们的成长,也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

每个人的行为都会影响到他人,也可能被社会放大。

如何教育孩子尊重规则与他人

尊重规则和他人是孩子在异国他乡立足的基本素养。

英国社会非常注重个人空间和社区秩序。
类似的“扰民”行为在国内可能更多被视为邻里矛盾或者民事案件,但在英国一不小心就会上升到刑事犯罪层面。

我经常告诉孩子,不管别人如何对待你,自己的行为都要守住底线。

比如,糖糖有的时候会抱怨同学开一些讨厌的玩笑,我会引导她学会用得体的方式表达不满,而不是以牙还牙。

要让孩子明白:情绪可以被理解,但行为必须受约束。

如何避免隐形歧视

作为“外国人”,我们偶尔会感到自己被“看得更清楚”。

无论是孩子的学校活动、大人的职场生态还是社区事务,少数族裔的行为都更“显眼”,更容易“被放大”。

我常提醒孩子:

他人的错误认知错在他人,不要因为别人的刻板印象而感到自卑或愤怒。

相反,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言行,为这个群体争取更多正面的影响。

就像我一个好朋友的孩子,曾在学校因为成绩好被同学嘲笑“书呆子”。

但是他幽默回应:“我只是喜欢学习,但也很喜欢踢球,想一起玩吗?”  后来反而收获了好几个铁哥们儿。

如何处理文化冲突

这起案件也让我想到,文化差异在跨文化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

对篱笆墙归属权的争执,或许在母女二人看来是“争一口气”的问题,但在英国社会中,这种“据理力争”很可能被视为刻意挑衅甚至违法。

为了帮助孩子避免类似的误解,我常常和他们一起讨论不同文化对待问题的方式。

比如,我上研究生的时候,很多中国学生都抱怨过,分组讨论的时候没人主动和我们搭档。

其实并非别的同学刻意排挤,而是国内课堂一般都是老师直接分配小组,但在英国,要靠自己主动参与和表达意愿。

当我们主动要求和别人组队,积极参与小组话题,一样也受到欢迎和认可。

如何建立孩子的文化自信

最后,这起案件让我更加意识到,作为少数族裔家庭,培养孩子的文化自信尤为重要。

虽然案件中这对母女的行为是个别现象,但媒体的报道方式容易让整个华人群体感到不安。

我们不能改变别人的看法,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文化背景并不是负担,而是财富。

这一点糖糖他们学校就做得非常好。

每年的Faith and Culture Day文化信仰日,都是各族裔孩子尽情展示自己的传统好时机,也成为了学校里最受欢迎的活动之一。

华人圈里发生这样的“丑闻”,确实让人又尴尬又气愤。

但是我们无法避免外界的刻板印象,也不可能奢求任何个体都不做出有损群体形象的事。

我们能做的就是,复杂的环境中既能自尊自爱,又能包容和理解他人。

国内虽然很少遇到“种族”问题,但不同地域、阶层、群体之间类似事件也不罕见。

所以,教育孩子在规则中成长、在文化中自信、在多元**融,是我们做父母要时刻关注的课题。

与大家共勉。


来源公众号:糖糖妈的下午茶


2024-12-22 21:30:27
听到这个消息挺震惊的,没想到会发生这种事情。咱们在外面生活的时候,真的很难想象身边的人会有这样的行为。邻里之间本来应该互相和睦,居然会出现骚扰和恐吓的情况,真让人感到无奈。希望这件事情能给大家敲个警钟,保持良好的邻里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HappyTraveler

关注0

粉丝0

帖子4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