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华人城论坛 灌水专区 美学心得(第二百七十一集) 罗国正

美学心得(第二百七十一集) 罗国正

5 天前 评论(0)
美学心得(第二百七十一集)
罗国正
202412
3248、现代画家颜文梁(18931988),是江苏苏州人。他的主要美学观点如下:
1、“美是有形式的,有美情的”。
2、“美先要有一个形式”。
3、“美是适宜”,“先有真实,后有美。没有真就没有美。美要附在真实上面。美不会悬在空中,美不能独立。有了花,才有花的香和美”。
4、“真善美是我们艺术家追求的宗旨。而真是善与美的基础,不真何来善美,不美不善者必失真。因此,我们画家首先要求真。”
5、“凡通过对某一事物的再现,创造出既真又善且美的形象,这形象能激动人们的激情,启发人们的思想,给予人们以美的享受,这就是艺术”。
6、认为风景美在于有感情,能使人开心的风景画是真正的美。
7、形式美有七点:统调、单纯、渐层、对称、均衡、调和、对比。
颜文梁一生大部分时间都与绘画相关,学习绘画、绘画、绘画教学。他自幼就随父习国画,后一直都学习西画、绘油画,所以他被称为中国现代油画先驱。他在绘画创作上注重真、写实、再现、物象,通过具象来表达感情。而不注重心象、表现、抽象的形式自由表达思想、感情。其实,随着摄影技术迅速发展,很多不是那么优秀的写实油画作品,给观赏者的视觉效果,还不如摄影作品。我以为,要打破这种被动的局面,注重表现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颜文梁将真作为善和美的存在前提。从他的美学观点中,人们可以知道,他对真、善、美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是以偏盖全的。其实,艺术既可写实,也可写虚;既有现实主义的,也应有浪漫主义的;既能表达善美的,也能刻划出丑恶的,从而让人们更好地分辨,得到揭露;既可力争尽量做到原本地再现,也可夸张地表现;既可具象展示,也可抽象地传达。具体的艺术表述方式是因时、因地、因事、因人而定的,不可能规限于一种格式。真、善、美是三个不同的范畴,走的是不同线路,也存在相交重叠的部分。有时只有真的才是美的,如有的记录史实的作品,有时真才是美的、善的,如让人们获得愉悦、幸福的感觉;有时善才是真的、美的,如慈善活动的效果等等。这都表明,站在不同的角度、维度看待真、善、美的关系,得出不同的结论。事实上,在特定的条件下,真、善、美三者之间是可以互为前提,互为因果的。我们看问题不应以偏盖全、执于一边一念而不善于变通思考、分析事物。人只有打通思路、思维清晰,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本质力量,更有效地追求心中的真、善、美。颜文梁的审美观点主要是继承西方的、特别是希腊的审美传统,从形式到内容上都缺乏中国的传统审美表述,如气场、气韵、中庸、顿悟、修心养性、渔樵文化、传统节日、风水、中国古代人物、阴阳、道等,所以,人们见到他的多是追求写实的西派油画,很难找到他的国画、书法作品。他强调“先有写实,后有美”,这是他内心美学观的流露。他一生所追求的是做好再现,以“既真又善且美形象”,“给予人们以美的享受”为奋斗目标。当然,不同的画家及艺术家,都有自己的爱好、选择、追求、创作风格,也有不少绘画者像颜文梁这样探索、追求,这也是一条路径,这些人中间也有少量成为画家。
3249、人有怀疑是常情。但是很多时确定怀疑错了对象后,人就此就算了,不去认真检讨一下为什么会怀疑错呢?这样,怀疑错误的毛病就会继续发生。检讨怀疑错误,是提升人生境界的一项必修课。我发现,常疑神疑鬼,对事情和常产生诸多怀疑的人,很多是心地不善良的人,甚至是坏人。
3250、现代哲学家汤用彤(18931964),被誉为“中西印会通第一人”,生于甘肃省清源县,祖籍是湖北黄梅县人。与陈寅恪、吴宓并称为“哈佛三杰”。他的主要哲学、美学观点如下:
1、认为各民族文化,各有其文化类型,必具有特别的精神,每代哲学思想都有其思想方式,采取特别的途径,屡次变革,很少能超出其定型。原因是民族的天性或环境的影响,或两者兼有。
2、“新时代形成即在哲学、道德、政治、文学艺术各方面均有同方向之新表现,并因此种各方面之新表现而划为另一时代”。
3、“魏晋玄学必然影响其时代音乐、绘画和文学理论。魏晋时期美学思想繁荣,对当时哲学问题有所解答。‘言意之辩’说运用到文学、艺术上。也成为王弼‘得意忘言’的命题”。
4、强调宇宙本体,用语言表达,有充足适当的,也有不充足不适当的。
5、魏晋时的中国人思想不同印度人。玄学家追求的理想是“超世”,“仍合现实的与理想的为一”。其方法是在人格上、内心上的一种变换。“如具此种心胸本领,即能发为德行、发为文章,乐在天籁,画成神品”。
6、“音乐必再现宇宙之和谐,盖音乐曲调之取得来自宇宙本体之度量也。故如不执着其有限,忘言忘象,而通于言外,达于象表,则可‘得意’也。”
7、“绘画重‘传神写照’,已接近于精神境界、生命本体、自然之美,造化之工也”。
8、“惟圣人中正和平,发为文章可通天地之性,则尽善尽美也”。
9、文章能“与天地并生”,“人文之原,肇之太极”,说明“道”因文显。
10、魏晋时期“文以寄兴”,“为美学的,此盖以‘文’为感受生命和宇宙之价值、鉴赏和享受自然”,“文章当表现人生与自然合为一体”,“必须有深刻的感情”。“从文艺活动本身引出自满自足,而非为达到某种目的之手段”。
11、“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之重要问题以‘得意忘言’为基础。言象为意之代表,而非意之本身,而尽意美若言象,故言象不可废;而‘得意’(宇宙之本体造化之自然)须忘言忘象,以求‘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故忘象而得意也。”
12、楬橥身体现象学中的哲学、美学关键问题,认为儒家修身往往不着眼于身体层面,道家则彰显身体的主体意义。认为“身”与“天下”相比,主导权在身,“修齐治平”是身的延伸。
13、正确处理身体与精神、生理与心理、形与神、物与心的关系,以至“治国平天下”的方法。
14、重视黄老学、神仙家和医家的“养性”、“养生”,认为这是道家思想的重要一环,提出身心和谐,由贵己养生推到天道自然。认为中医哲学、人生美学,以黄老道家开篇,逐步进入儒道释交融合流、东西方交流互鉴、贯通发展的态势。
汤用彤的哲学、美学思想,给我的印象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949年之前,他的主要是运用西方的思路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印度文化来表述他的思想;第二阶段是在1949年之后,接受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尤其注重魏晋时期的玄学的研究,来阐述总问题;第三阶段是他晚年由于得了一场大病,对中医的看法有了根本的转变。他原来也像梁启超、鲁迅、傅斯年等绝对拒绝中医,认为中医是迷信。195411月,他因积劳成疾,突然中风,大面积脑溢血,中国和苏联的西医专家都认为无得救,唯独著名中医施今墨诊断后,认为尚可救治,最终用中医的方法,使他的生命转危为安,多活了十年。经此病之后,他花了大量时间研究中医方面的内容,提出了身体现象学中的哲学、美学方面的不少重要观点。
汤用彤强调民族天性和人所在的环境造成各种民族的不同文化类型、哲学思想、思维方式。虽然屡次变革,罕见能超出其定型。他认为新时代的形成在哲学、道德、政治、文学艺术均有同一方向的新表现。他着重研究了魏晋玄学,认为玄学必然影响这个时代的音乐、绘画和文学,这时期的美学思想繁荣,对哲学问题有解答。“言意之辩”在文学艺术上的展现,成为王弼的“得意忘言”的命题。魏晋时,中国人的思想方式不同于印度人,玄学家虽是追求超世的理想,而“仍合现实的与理想的为一”,其出世方法是:在人格、内心上的一种变换,具有此心胸本领,能在德行、文章、音乐、绘画等,体现出神品、天籁之音、宇宙之和谐。他又认为,不执着其有限,忘言忘象,而通于言外,达于象表,则可“得意”;绘画须重“传神写照”,接于精神境界、生命本体、自然之美,造化之工;文章能与天地并生。人文之原,肇之太极,道因文显(注:在这方面,汤用彤引用了刘勰著的《文心雕龙》的一些观点)。他还认为,宇宙本体,用语言来表达,有适当的,也有不适当的。他指出,魏晋时文以寄兴,其理论基础是“得意忘言”,言象为意的代表,不是意本身,而尽意莫若言象。忘言忘象以求弦外之音,所以忘象也可得意。他主张“文章当表现人生与自然合为一体”,须有深刻的感情。“从文艺活动本身引出自满自足”。而不是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汤用彤的身体现象学中的哲学、美学、中医思想,从我的角度去看,可以是人生美学的一个方面重要研究课题。他的主要思路是:以具体人的身心修炼好作为主体,合符逻辑地扩大外化范围,直至“天下”,以达到美好效果。我认为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四个发展层级的次序,也可以说,这四大理念的提出,是作为四个发展阶段中的核心内容,或每个阶段要实现的目标,这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难以全部实现的,只适合封建时代强大的皇朝中优秀的太子可用。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从修身到齐家,从齐家到治国,中间就有很多具备的条件和环节,从治国到平天下,就须更多的条件、方法、步骤、具体的每一个环节的成功操作了。中国古代不少自以为怀才不遇的人,不少只是大略知道四个大的层级,诱导了不少有才能有志气的人,一生去痴痴地追求,而弄不明白其中的条件、环节,更不懂得具体的操作实施的人,最终只能是“一场春梦”。有这种念想的人,思路格局会大,但很容易犯“大而空”的错误。严密地思考,应分出更多的层级更为稳妥,只分四个层次,思路容易断路,也不便操作。中国历史以至世界历史反复地证明,只有极个别的底层人才能实现“修齐治平”的理想,因为这种人刚好遇上了时代发展的大机会,又善于运用批判的武器并及时转入武器的批判,从斗争的谋略进展到谋略的斗争,逐步壮大势力,将主体的意志最大地外化为现实,最终取得大成功。汤用彤还明确“身”与“天下”的关系,认为主导权在身(他这里所说的“身”是指“身心”),“修齐治平”是身这主体的延伸。要正确处理好身与心、心与物等相关的方法问题,所以他主张重视黄老学、神仙家的养性、养生,并逐步达到儒、道、释交融合流和东西方互鉴贯通的人生美学境界。汤用彤的人生经历和生命现象学、人生美学提示人们要集众之长、注重身心修炼、色空并用、虚实兼顾、动静结合,是实现人生真、善、美的正途。
汤用彤生平兼任的重要职务很多,又经常开一些与他的研究课题无关的会议,在北京大学任副校长期间,是主管基建任务,这些都与他从事的哲学、美学无关的工作,加上他到了六十一岁时得了大病,才感悟到中医和中国传统养生、治病方法的重要性,才着手研究身体现象中的哲学、美学问题,才确切明白主体与主体外化、延伸的较系统的道理,这都很大程度影响了他在哲学、美学以至人生美学等方面的学术进展。胜在他培育出一个成为哲学家的儿子汤一介,有能力较完整地整理、介绍他的遗稿,并能继承起他的事业。
(待续)
本集责任编辑:詹邓  严建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zhwcl888

关注0

粉丝8

帖子27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