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心得(第二百二十六集) 罗国正 (2021年9月) 2994、清朝书法家梁 巘,是安徽亳州人,乾隆时举人,官至巴东知县,工书法。与梁同书、梁国治有“三梁”之称。他的美学观点主要有如下: 1、学者欲问学书法,执笔功能十居八,未闻执笔之真传,钟、王学尽徒茫然。一管分为上下中一,真字小字靠下拢,行书大字从中执,草书执上始能工。大指中指死力掐,圆如龙睛中虚发,食指名指上下推,亦须着力相撑插,禁指无用任其闲,手背内坎半朝天,始能沉着坚而实,个中精力悟通玄。笔管上向怀中人,下截笔锋向外出,腕力挺往不须摇,转运全在肘力熟。悬腕悬肘力方全,用力如抱婴儿圆,勿令偏窄贴身边。总之执笔功期远,紧要着力力无浅。古人有言良不诬,扶破纸兮撮破管。” 2、下笔宜着实,然要跳得起,不可使笔死在纸上。作书不可力弱,然下笔时用力太过,收转处笔力反松,此谓过犹不及。用笔过快无顿挫,过迟不劲利。 3、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 4、学书宜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 5、工追摹而饶性灵则趣生,恃性灵而厌追摹则法疏。 …… 梁 巘认为“执笔用力“是关键,主张传统正中直的执笔,手背向内覆,方见用笔之美。指出用笔高低以表现沉着与飘逸的风格。将不同时代、不同书体分为:韵、法、意、态。他还强调学古人须得神骨,勿只求形似。学书宜初宗一家,深得后采诸美,然后自辟门径,不掩性情。 从我多年对书法知识的学习、临摹、创作等等之中,得出这样的认识:中国书法已形成非常完整、庞大的体系,涉及面广,历史悠久,功能、作用有多个方面,可以说是博大精深的一门。从初始只有记录功能,后来发展到艺术功能、修心性功能,以至装饰功能,娱乐功能,交友会客功能,考古、研究历史、文化等,高深些的,书法与武功有机结合、书法与中医配合、书法与心理学契合,将书法作为练气功,延长寿命,甚至是一门完整的心法门类等等。书法的种类也非常之多,要全面掌握好,真的不容易,需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并非常努力才可有较好成绩。如: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狂草等,品种很多。就以楷书、行书为例,就有王体、颜体、柳体、赵体等等。与书法相关的学科也很多,专攻一体书写临摹、创作,进入多体的临摹、创作,书法美学、中国书法史、气功书法等等……。很多学问,例如自然科学,正常的本科毕业的学生,在相关的院校、科学部门,再努力专攻十年八年就容易成为科学家,甚至是大科学家。而书法,很多人用了一生的精力,也很难成为大书法家。因为涉及的因素太多。这是书法的难处,也是书法的魅力所在。由此可以分析出梁 巘所说“学书法,执笔功能十居八”,这只能是对刚学书法的人才有道理,对于已成书法家的人来说,执笔只是很多因素中的其中一个因素。以我的经历为例,受朋友诚恳要求,由于当时所处的环境没有毛笔,我就曾用手帕、禾草、茅草、纸巾等作笔,用餐布、窗帘布、木板,有的男士甚至即脱下衣服等等代替宣纸、画布,让我即时挥毫或作画,我顺手拈来,即兴发挥。这时的执笔手势,不拘一格,只要能创作出好作品就行!关键基本功扎实以后,临场经验丰富,如何抓笔,都可成佳作。书法作品的高境界是,有了丰富的书法修养为基础,实现心性的流淌外化,给人以美的享受,能传递出具有个性特征的正能量。 我觉得,梁 巘还没有对书法从实用功能飞跃到艺术功能的深刻理解。一旦书法进入艺术的层次,就如王羲之所说“下笔有情”。因为无情不是艺术。创作主体在特定的情景下,用书法运用什么笔、什么墨、什么材料作为载体,需用什么行笔速度、力度,什么样的身心状态等等,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理念非常重要。例如,张芝、张颠、怀素,是通过线条来表现出他们的功力,追求如张颠所说的“”其书非世教,其人必贤哲”的境界。又如,道教名人白玉蟾的书法,流淌着飘逸仙气。又如,广州“纯阳观”正门的招牌三个字“纯阳观”,传达出如松柏长寿的道气。再如,我见过有的方丈和尚写的字,全无锋芒,内功了得,圆融纯净。很多书法家,向着高深钻研书法时,常将字体写成内敛、不露锋芒,显示笨拙、厚重、耐看。对于精通各种书体的书法家,你要他们写任何字体,什么甲骨文、隶书、正楷、行草等等,都难不了他们,他们很快就可以写出来了。而且能精准地传达出他们自己的创作理念、感情。往往使他们感到为难的是,由于现实需要,要他们摹仿刚学会写字的小朋友的字,要写得似,给人感到童趣、童真,是小朋友的字,又充满艺术的气息,是艺术作品,他们要反复多次写才能成功。所以,作为艺术的书法,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每次中规中矩地重复将字写好,以博得不懂艺术的街坊、同村人、同学、亲友赞美而沾沾自喜,而是每一次的创作,都具有唯一性、情景不可复制,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念,不是马虎乱写的应付之品,同时又是心性的自然流淌,实现了创作目标。 2995、清朝是戏曲家黄图珌主张发展传统戏曲理论,在“曲贵乎口头言语的”理论上,提出“化俗为雅”。反对“过于鄙陋,恐类乎俚下之谈”的状况,还反对“过于高远,恐失词旨”的偏执。他认为“元人白描,纯是口头语言”,“其所贵乎清真”,这是“元人白描本色之妙”。他强调“词气”与“词情”在艺术创作中的引领作用。“词之有气,如花之有香,勿厌其秾艳,最喜清幽,即难其纤长,犹贵其纯细,风吹不断,雨润还凝”。气“得之于造物“,“出之于鲜花活卉”。凭着这股气,“入之于绝响奇音”,“芳菲而无脂粉之俗,蕴籍而有麝兰之香”。关于“词情”,他说:“情生于景,景生于情;情景相生,自成声律。”他继承李贽的“化工”理念说:“景随情至,情繇景生,吐人所不能吐之情,描人所不能描之景,华而不浮,丽而不淫,成为化工之笔也。”他是这样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的:“未尝不取古法,亦未尝全取古法”,“出神入化”,“超尘脱俗”,“混元自然之气,吐先天自然之声”。达“空灵杳渺”,反对“效颦而反增其丑”。 从明、清开始,类似黄图珌的文人逐步增多,为后来“五四”白话文运动的到来,渐渐地铺垫着道路。尤其是通过戏曲的舞台,文化的推广普及,效果更大。黄图珌提出的“化俗为雅”,我认为从古至今都在文人墨客中已存在着,主要表现两大方向:一是将民间的作品,或以前的作品进行提炼;二是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反复推敲、修改,向着高雅的方向提升。但作为戏曲家的他,深知“过高远,恐失词旨”,同时又不利于在舞台上传达给受众。我觉得他过分强调了“气”的“得之于造物”,即先天性。而不知道,“气”也可以通过后天培育。虽然,这些培育需要综合多方面的条件和较长时间。事实上,是有人可以做到的。如果一个人,念大气弱,志大才疏、做事的目标大、规模大,而实力又不够,那当然不会有好结果,演戏也是如此。培育后天之气,是一个艰难而又须要坚毅的意志和较长的时间,还须有较好的较系统的计划,循序渐进。所以,成功者甚少。尤其身处底层的人,受各方面的条件所限,更是难上加难。有不少一股牛劲地想拼上去,结果从一开始就走偏了,实在不少。不是气过强硬而无情,就是因情泄气。黄图珌所追求的“混元自然,吐先天自然之声”,以望达到“空灵杳渺”。这不只是黄图珌的追求,从古至今,中国也有很多艺术家有这样的理想。这样,就使自己的作品:吻合于道,握手于永恒!其前提首先要做到“未尝不取古法,亦未尝全取古法,吐人所不能吐之情,描人所不能描之景”,然后进入“超尘脱俗”,“出神入化”!虽然成功概率非常之少,却有人得到。希望成功者,也有你! 2996、清朝画论家王昱,江苏太仓人,工山水。他的美学思想主要如下: 1、学画所以养性情,且可涤烦襟,破孤闷,释燥心,迎静气。 2、昔人谓山水家多寿,盖烟云供养,眼前无非生机,古来名家享大耋者居多,良有以也。 3、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否则画虽可观,却有一种不正之气。 4、作画“第一要平等心”,“弗因识者而加意揣摩,弗因不知者而随手敷衍。” 5、清空二字,画家三昧尽矣。学者心领其妙,便能跳出窠臼,如禅机一棒,粉碎虚空。 6、绘画审美六项标准:“气骨古雅,神韵秀逸,使笔无痕,用墨精彩,布局变化,设色高华,明此六者,觉昔人千言万语,腕底岂能融会斯旨。” 7、“丘壑从性灵出发”,“惟以性灵运成法”。 8、“或浑穆、或流利、或峭拔、”或疏散、贯想山水真面目,流露毫端,那得不出人头地。”“运笔古秀,着墨飞动,望之元气淋漓,恍对岚容川色,是为真笔墨,须知此种种神韵,全从朝暮四时,风晴雨雪云烟变灭间,贯想得来。” ……。 王昱的美学思想虽然受王原祁的影响比较大,但他已有所超越,尤其是对后来的“性灵论”的流行,有他的重要作用。王昱关于绘画的理论,主要侧重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绘画可以修心养性,内化为身心健康,养性情、涤烦闷、释燥心、迎静气、延年益寿;二是按六项审美标准来绘画,外化出优秀作品可“出人头地”。两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以显“性灵”。他的思路比较实际,不少艺术家内心也是此思路来践行的。即既要内修,又要外显。 (待续) 本集责任编辑:严建中 詹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