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心得(第二百四十六集) 罗国正 (2023年3月) 3046、清朝画家董棨,是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他的主要美学观点如下: 1、绘画可把“家贫境苦”变得“陶然自得”,“内可以乐志”,“外可以养身”,“非外境之所可夺也”。 2、“画固所以象形,然不可求之形象之中,而当求之于形象之外”,即“不求似而似者矣”。 3、“然气息仍欲秾深沉厚”,疏放有高浑;清澹饶神韵;高洁现宏敞;绚烂极,归平淡。 4、“古人之法是用,而造化之象是体”;“用古人之规矩,而抒写己之性灵”。 5、“笔不可穷,眼不可穷,耳不可穷,腹不可穷。”在这过程里得到至乐、情趣、陶情。 6、“不可以一格”。 7、“画贵有神韵,有气魄”。 8、“写山水以位置阔大,气象雄伟为主”。 董棨出生于文化气息浓厚的家族,他父亲善诗画,他还得当时的高人指点,加上勤奋好学,在绘画上取得耀人的成就,卖画取得巨资,一半资助他人,自己却过着节俭的生活。所以,他有绘画可把“家贫境苦”变得“陶然自得”,“内可以乐志”,“外可以养身”,“非外境之所可夺也”的深刻感受。很多书画家难以做到这方面,更何况冒充书画家的那批人,就更不足论了。董棨的人生态度,和有条件长期地维持这种人生态度具体地落实到生活中、绘画创作中,确实令人欣赏,这也是他能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 董棨绘画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学习、继承前人的法,为的是用。用来有所创造地、不拘一格地,抒写出自己的性灵,这努力不断创作的过程中,追求达到作品有神韵、气魄,得到陶冶性情,得到情趣、至乐。 3047、清朝中期文学家方东树,是安徽桐城人。下面选一首他的诗给大家欣赏: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 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 努力加餐饭。 方东树一生著述甚丰,其主要美学观点如下: 1、“求通其辞,求通其意也。求通其意,必论世以知其怀抱,然后再研其语句之工拙得失所在,及其所在然,以别高下,决从违。而其所以学之之功,则在讲求文、理、义。此诗之正轨也。” 2、“诗文别有能事正,不关义理也”,“诗文须神气浑涵,不露圭角”。 3、“凡诗文书画,以精神为主。精神者,气之华也”,“大约诗文以气脉为上”。 4、“摆脱一切,空诸依傍,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以韩愈、苏东坡、黄庭坚为榜样。 方东树的观点明显自相矛盾,一方面反复强调桐城派的“义法”,同时又追求“摆脱一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和禅家的圆通自得。 3048、清朝书法家、文学家包世臣,是包拯的二十九代孙,安徽泾县人,出身于“食贫居贱”的下层知识分子家庭,受到良好教育,资质绝人,精熟经史,长期在官府中当幕僚。嘉庆十三年举人,直到六十四岁,即道光十八年(1838年),才当过知县,但一年多就被排斥罢官。虽然他地位低,但名气大,知识广博,如:农政、漕运、盐务、货币、水利、赋税、军事等等相当熟悉。成为当时很多封疆大吏(如林则徐等)重视的“全才”幕僚。他自负甚高,认为自己的书法在“二王”之后,举世无双,天下第一。后人却这样评:包世臣的书法,肉胜于骨,只入二流书法,但他的书评,确属人间一流。我认为,这评价是中肯的。下面我将他的主要美学观点归纳如下: 1、在书法方面,他推崇“平和简净,遒丽天成”的为神品,“酝酿无迹,横直相安”的为妙品。 2、“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然性情得于心而难名。形质当目而有据,故拟与察皆形质中事也。” 3、“曲直之粗迹,在柔润与硬燥。凡人物之生也,必柔润;其死也,必硬而燥。草木亦然。柔润则肥瘦皆圆;硬燥则长短皆扁。是故曲直在性情而达于形质,圆扁在形质而本于性情。” 4、“积力既久,习诸家之形质,性情无不会腕下,虽曰与古为徒,实则自怀抒轴矣。” 5、“北碑字定法,而出之自在,故多变态;唐人书无定势,而出之矜持,故形板刻。”所以,他主张双钩悬腕、实指虚掌、逆入平出、峻落反收、归于气满等来掌握北碑的执笔运锋方法和结体之美。这些都对当时和后世的书风影响很大。 6、他认为,文章不同,体制各别。主张散文要宏博通达;言、记事要“通附于事”,不赞同“近世治古文者,一若非言道则无以自尊其文”。 7、“寻常小文”,无须“强推大义”,“事无大小,苟能明其始卒,究其义类,皆足以成至文,固不必悉本忠孝、攸关家国也。” 8、“天下之事,莫不有法;法之于文也,尤精而严。” 9、“典型具在,辙迹各殊”,以先秦西汉文为范。 10、“所谓法者,精而至博,严而至通”。 包世臣是典型的全才幕僚,还精通书法和散文的美学。强调书法妙在表现性情、关键善用曲笔,达至柔润。他对“北碑”、“唐人”书法的评价,我以为他是用晋二王书法作为最佳的审美标准衡量的。所以,得到非常多的书法爱好者、甚至书法家认可。在散文方面,他反对脱离具体实际去谈“道”,认为文章的美丑有自身的规律,要审美规范与灵活性相结合。无论在书法还是散文上,他都注重审美的个性感情,与袁枚的性灵说有相似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