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发帖
首页 华人城论坛 灌水专区 美学心得(第二百五十八集) 罗国正

美学心得(第二百五十八集) 罗国正

2024-4-8 17:07:53 评论(1)
美学心得(第二百五十八集)
罗国正
20243月)
3105、近代诗人、外交家、维新改革思想家黄遵宪,是广东嘉应州(今广东梅州市)人。他的主要美学观点如下:
1、他曾与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要求诗歌为维新改革服务。认为诗歌对宣传新思想、改造旧世界有大作用。
2、“诗虽小道,然欧洲诗人出其鼓吹文明之笔,竟有左右世界之力”。
3、“儒生不出门,勿论当世事,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卓哉千古贤,独能救时弊,贾生《治安策》,江统徒戎议。”
4、“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
5、“我手写吾口,古人岂能拘牵”。反对盲目模仿。
6、“意欲扫去词章一切陈陈相因之语,用今人所见之理,所用之器,所遭之时势,一寓之于诗,务使诗中有人,诗外有事,不能施之于他日,称之于他人”。
7、“吾论诗以言志为体,以感人为用。孔子所谓:‘兴于诗’、伯牙所谓移情,即吸力之说也。”
8、他认为中国文字之病是“语言、文字之不相合”,语言“随地而异”,“随时而异”,“而文止一种”,造成掌握困难。主张文体发展,“直用方言以笔之于书”。至“语言几乎复合”,“变一字体为愈趋于简,愈趋于便”,“适用于今,通行于俗”。
黄道宪的美学观点、文学作品,显然是受到他充当了几个角色影响很大:一、他是朝廷的官员;二、他是外交家;三、他是维新改革思想家。而且他还常将美学、文学为他这三个角色服务。只有这样理解,才能更好地清晰他的观点、作品和很多活动。他的美学思想对后来的现代文学革命、“五四”新时期的文化观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3106、清朝鉴赏家黄崇惺认为:“画者,必有一段苍凉盘郁之气,乃可画山水。必有一段缠绵悱恻之致,乃可画仕女。”“画家固首重气韵,然非运以腕力,则气韵亦无所附也”。
3107、林纾的命运转折有点神奇,当初谁也没有预料到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一个他不太愿意的不经意的决定,却影响了一个时代。下面先看看他的简历:
林纾是近代文学家、翻译家,1852年出生,是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光绪举人,曾任教京师大学堂等系列教学活动,曾参加过维新派活动。曾依靠他人的口述,大量翻译了多种欧美小说,在翻译界与严复齐名。他善于绘画,书法功力也深厚,文学创作非常丰富,散文、诗词、传奇等等都有,文学成就享誉文坛。
人们可以从林纾下面两个故事里,感悟人生的奇妙:
一、林纾从事翻译颇具有戏剧性,他有个好友,在船政局工作,对西方文化有研究,建议他从事翻译,他开始不当一回事,后经友多次相劝,被说动了,但提出一个很幼稚的要求,要友魏翰请他游览闽江滨大川,否则便不译,友满足了他的要求。魏翰还让他的学生王寿昌给他讲述法国名著《茶花女》,帮助他翻译此书,林纾立即就能变成汉语文言译稿。中国翻译史上第一部外国长篇小说译著《巴黎茶花女遗事》就这样诞生了。这译著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章回结构,从形式到内容,给国人一种全新的感觉。令林纾预想不到的,这译著一经正式出版,销售很多,在社会上影响很大,也为他带来丰厚的收入。从此,他在翻译的路上奋进,翻译出大量的作品,被赞誉为“译界泰斗”。
二、林纾为人乐善好施,他译作畅销那几年,月入近万,他将大部分钱去资助贫寒的学生,其中资助有的到国外深造。到晚年的林纾经济境况大不如前,曾受过他接济的学生,知恩图报,聚在一起商量帮助恩师度过窘境,捐款成立一个支持他翻译工作的基金会,由他自行使用,帮助他日常的开销。
下面介绍林纾主要的美学观点:
1、主张翻译作品要“有益于今日之社会”,“以振动爱国之志气”。
2、“欧人志在维新,非新不学,即区区小说之微,亦必从新世界中着想,斥去陈旧不言”。
3、“迭更司极力抉摘下等社会之积弊,作为小说,俾政府知而改之。”“但不必心醉西风,谓欧人尽胜于亚,似皆知良能之彦”。即“师其德”而“祛其丑”。
4、国人作家可“合中西二文熔为一片”。
5、司各德、哈葛德、迭更司等人小说,都“可侪吾国之史迁”。
6、“中国说部,登峰造极者,无若《石头记》,叙人间富贵,感人情盛衰,用笔缜密,着色繁丽,制局精严,观止矣。其间点染以清客,间杂以村妪,牵缀以小人,收束以败子,亦可谓善于体物。”毕竟是“名士美人之局”。“终竟雅多俗寡,人意不专属于是。”而迭更司能于“下等社会家常之事”,“曲绘家常之恒状”。
7、“世有其人,则书中即有其事,犹之画师虚构一人状貌印证诸天下之人,必有一人兴象相符者,故语言所能状之处,均人情所或有之处。”
8、“文字有义法,有意境,推其所至,始得神韵与味,神也,韵也,味也,古文之止境也。”
9、“意境者,文之母也,一切奇正之格,皆出于是间。不讲意境,是自塞其途,终身于讲道之日矣。”
10、“意境”外,尚须“识度”、“气势”、“声调”、“筋脉”、“风趣”、“神味”等。
11、“且天下唯有真学术、真道德,始是独树一帜,使人景从,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不类闽广人无为文法之啁啾。据此则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以教授矣。”
12、“西人画境,极分远近,有画大树参天者,而树人家林木,如豆如苗,即远山亦不愈寸。用远镜窥之,状至逼肖。若中国山水,亦用此法,不惟不合六法,早已棘人眼目,笪江上曰:树大无作高山,确哉!树大者必为近树,即偶作高山,亦须间以云气。俾稍远,然气势已病逼塞,故作大树者,树外或但渲染以云气,或作遥山数片即止,即决无逼塞之病。”“西方写瀑布,是真瀑布,能从平顶之石倾泻而下,上广而下锐,水流极有力,何者?水积岩顶,狂奔而下趣,水之落处,力猛渐下,则水力亦渐杀,故水痕上广而下锐。”吾辈山水中写瀑,则上狭而下舒,两边山石参差错落,瀑布从石隙中出,至于大壑,支流始漫,此其不同于西画处,虽然为地不同,故水态亦有别,西人写山水极无意味,唯写瀑布,则万非华人所及。
13、“观山水如观画,则在在皆天机;观画如观山水,则时时得乐意。”“欲得真山水,吾当以身就山水。一得良画,则足举天下之名山水就我,且画所不到处,山水固胜画,然山水有时未能尽惬人意,则一树一石,吾可以意改削而位置之,成为完壁。”


zhwcl888 楼主
2024-4-9 15:32:06
林纾毕竟是从青少年就走旧时代科举考试作为他学问基础出来的

人,恰逢新时代的到来,又大量从事外国文化方面的翻译工作,所以他的美学观点具有新与旧、中与西、主观与客观的聚合,是保守与开放交替的复杂矛盾。以此为前提,就容易理解他的美学思想。林纾小说方面的美学思想,早期多倾向于新政,要求作品要配时势,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注重作品多介绍科学和民主。同时,他也重视中国文艺中批判社会的黑暗。他认为,中西文化可以熔为一片,中国小说应学习西方小说注重对平民的描写,对下层社会的细节进行生动描述,描绘的真实性更富有普遍的现实意义。他的这些观点,对研究中西方的现实主义具有启示作用。在文论上,他主张崇尚唐宋,他是桐城派的拥护者,肯定文章表达真情实感和讲究艺术技巧的重要性。他反对和鄙视新文化的白话文。在绘画方面,他重视中西绘画的审美比较,强调中西画境的审美结构不同。他注重画境、形式、审美意味,支持在比较中吸收西方艺术的长处。他认为,在观赏自然美景时,审美主体要投入审美对象中去;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应将审美客体投映入审美主体中来。

从人生美学的角度去审视林纾的一生,他既得到旧文化带来的好处,又在新时代中获取了名和利,成为“译界泰斗”、近代文学家等美誉,一生事业可谓辉煌。根据分析、研究的结果,他的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他文化功底深厚,这是他走向成功的基础。他能考取举人,确立他在家乡,在亲友中得到尊崇的地位,是能在京师大学堂等多处任教的原因,能顺利与人合作进行翻译、能流畅地创作出大量作品等,这都同他的文化功底分不开。

第二方面,他成功在于勤奋。由于勤奋学习,所以有扎实的文化基础,才能考取到举人,才能出任多个学堂的教职,才能写作、翻译、艺术创作等出大量的作品,才能成为近代文学家、翻译家,才能画得一手好画、写出一手好字,才能从一个贫寒的小子走向比较富裕,以至可以接济不少有困难的人。

第三,为人厚道,乐善好施,有一颗为他人、为社会作出奉献的心。例如他出钱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为学生出国留学提供费用,他写作、翻译的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社会的风气更好、更加文明进步等。

第四,有一群对他增加正能量的亲友圈、学生群。很多人事业半途而废、甚至一败涂地,常因身边有一群负能量的人,或有一两个非常致命的亲友、或拍档所导致的。而林纾在困难时期,都有亲友鼎力帮扶,他能走上翻译的康庄大道,全凭好友以最大的善意和热心拉他走上成功的轨道;当他晚年处于困难时,他曾接济过的学生能懂得感恩图报,为他成立翻译基金会等。这应该也是他具有带眼识人慧根的结果。

第五,林纾刚好遇上时代给他的机会,他适逢国人渴求了解外面世界,对西方事物充满好奇心之际,出版单位又能出版和大量发行他的译本,既顺应了潮流,又有丰厚的利润,这样优越的环境,致使林纾得到了名利双丰收。

人们可以通过林纾这实例,明白一个重要的道理:一个人的成功,能在历史上闪耀出绚丽的光芒,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必然因素,也有偶然因素,形成综合的力量所产生的。世界永远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成就一个人物。

罗国正 写于2024年3月•广州



3107、清末词论家陈廷焯认为:诗词要继承国风和《离骚》的传统,“人心不能无所感,有感不能无所寄。寄托不厚,感人不深,厚而不郁,感其所感,不能感其所不感”。“情以郁而后深,词以婉而善讽”,“所谓沈郁者,意在笔先,神馀言外,写怨夫思妇之怀,寓孽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飘零,皆可于一草一木发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见,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一语道破。”通过联想,“字字比喻”,“喻可专指”,“义可强附”,“低回深婉,托讽于其有意无意之间,可谓精于比义”。“所谓兴者,意在笔先,神馀言外,极虚极活,极沈极郁,若远若近,可喻可不喻,反复缠绵,都归忠厚。”“诗有诗境,词有词境,诗词一理也”。杜诗“包括万有,空诸倚傍,纵横博大,千变万化之中,去极沈郁顿挫,忠厚平和”,“求之于词,亦未见有造化此境者”。

陈廷焯的观点,为常州派后期的重要代表,要求在继承国风和《离骚》传统的基础上,创作诗词要有深厚的沈郁思想感情的艺术风格,要把凄凉哀怨表达得委婉、含蓄、深刻来感动人。他以“沈郁”作为审美标准,以此来评价“比兴”,并通过此实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地引发诗词创作的美学想象。他非常崇拜杜甫,认为杜诗包罗万有,纵横博大,极“沈郁”顿挫、忠厚平和,而很多词人远未达到此境等等。

从今天的眼光和用世界上古今中外这么多诗人的作品为事实基础上去评价陈廷焯的美学观点,他所讲的,只是他们这派所喜爱的一种诗词风格,一种的审美标准而已。世上远不止这种风格,在世界的诗坛上,早已百花盛开,百家争鸣,各自利用他们所拥有的独特条件,在创作诗词的道路上,努力地、勇敢地探索、创新,形成风格多样,大放异彩的诗歌作品,得到了世人所尊崇!

罗国正 写于2024年3月•广州

(待续)

(责任编辑:詹邓  严建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楼主
zhwcl888

关注0

粉丝8

帖子28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