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光明网的报道,距离11月5日的美国总统选举投票日仅剩不到一个月。在决定大选胜负的七个关键“摇摆州”,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与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民调支持率非常接近。两位候选人目前正全力争取这些“摇摆州”的选票——哈里斯深入传统上倾向共和党的县争取选民支持,特朗普则在城郊地区扩展其影响力,竞争非常激烈。在选民关注的核心议题上,两位候选人各有优势,最终谁能获胜,目前尚难以预测。
根据《纽约时报》和锡耶纳学院研究所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美国民众对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和民主党竞争对手卡马拉·哈里斯的看法各有不同。在被问及谁是强有力的领袖时,49%的受访者认为特朗普具备这一特质,而43%的受访者认为哈里斯是强有力的领袖。此外,调查还询问了哪位候选人更有趣,结果显示41%的受访者认为哈里斯更有趣,而前总统特朗普则得到了36%的支持。
当前,两方处于胶着状态,这使得每一位摇摆选民都有可能成为决定胜局的关键力量。摇摆州的选举优势通常以数万张选票来衡量,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公众舆论中最微小的变化也可能影响大选的结果。在美国大选中,共有 538 张选举人票,谁获得 270 张选举人票即可获胜。据《华盛顿邮报》的民意调查显示,哈里斯的支持率为 48%,略高于特朗普的 47%。然而,这样的微小差距完全在调查的误差范围之内,表明双方都有可能最终获胜。
值得关注的是,超过六成的选民表示希望在政治舞台上见到新的面孔。这一数据不仅揭示了选民对现有政治体系的普遍不满,还反映出他们对变革的强烈愿望。无论是特朗普还是哈里斯,作为政坛的资深人物,都面临着来自新兴力量的压力。此外,不同年龄段选民的支持倾向也显现出明显差异。统计数据显示,35岁以下的年轻选民更倾向于支持哈里斯,而50岁以上的选民则更倾向于支持特朗普。这种代际差异不仅体现了对政策的不同看法,也折射出美国社会观念的变化。
美国总统并非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而是通过每个州的选举人团投票决定。根据人口数量,美国将538张选举人票分配给各州。一位总统候选人需赢得至少270张选举人票才能当选。美国大多数州实行“胜者全得”规则,即候选人在某一州获得多数选票,即可赢得该州全部选举人票。因此,尽管美国大选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但实际上是由各州选民逐州选出总统。在选情接近的“摇摆州”,各方阵营几乎已进入白热化阶段,竞争异常激烈。
随着选举日的临近,双方候选人不仅加大在“摇摆州”的竞选力度,还积极进入对方的传统支持区,试图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哈里斯团队在共和党主导的“红县”努力缩小与特朗普的差距,而特朗普的团队则在民调胶着的州份积极布局,甚至在一些传统上被视为民主党票仓的地区也展开了猛烈攻势。不仅如此,双方阵营还频繁揭露对方的负面消息,企图通过这种手段来影响选民的决策。
这次大选的焦点集中在经济问题上。美国民众对当前经济状况的焦虑和不满,使得经济议题成为双方竞选的核心。谁能提出更切合实际且有效的经济解决方案,谁就能吸引更多选民的支持。这次大选充满了不确定性,两位候选人的支持率旗鼓相当,最终的胜负将取决于摇摆州选民的选择。这场政治角逐的结果仍悬而未定,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谁最终胜出,美国的基本性质不会因此改变。这场备受关注的政治竞赛,不仅是两位候选人之间的较量,更是美国社会不同价值观和理念的激烈碰撞。
近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在一次采访中重申,美国将继续支持以色列在面对攻击时行使自卫权。此前,美国多名高级官员曾明确表示,坚定支持以色列的自卫权。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肖恩·萨韦特于本月1日发表声明称,总统拜登已指示美军协助以色列抵御来自伊朗的攻击。此外,美国持续向以色列提供武器支援。当地时间9月26日,以色列政府宣布获得美国提供的超过8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并表示,除非达成战略目标,否则不会与黎巴嫩真主党实施临时停火。
巴以之间的最新一轮冲突已持续近一年,局势不仅未见任何缓解,反而进一步恶化,延宕成多地蔓延的紧张态势。近来,多国爆发了抗议示威活动,呼吁以色列结束军事行动,以避免平民伤亡增加及人道主义危机加剧。上周,大批抗议民众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的白宫附近举行集会,面对白宫高喊反战口号。他们手持巴勒斯坦国旗,以及写有“停止美国对以色列所有援助”和“与巴勒斯坦站在一起”的标语牌,表达对巴勒斯坦人民的支持,并强烈要求以色列停止对平民的攻击。